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院文化

老根土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6月11日

  

  

  2000年,我写过这篇文章,因多次调离搬家,这篇文章找不到了。今天,我又提笔重写,因为这份情感一生也不会丢失。

  

  人在栽草种花时,为保证花草能更适应环境而提高成活率,总是在花草的根部带上一坨泥土,这一坨泥土就被故乡人称为“老根土”。

  在我青州老家有一个风俗,亲人离家远行到外地生活之时,家乡人总是给远行的人,随身带上一抷老家的泥土(俗称“老根土”)作护身符,无论到天涯到海角,都愿望这抷土护佑远行的亲人水土皆适,生活平安。

  1989年4月6日,我参军入伍,临行前,老娘用一红绸布包了一抷家乡土,放到我的手里,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这是咱们家乡的‘老根土’,不管到哪里,要永远把它带到身边,看到它你就不想家了,它会保佑你的!”我把这抷“老根土”珍藏在远行的箱底,便与故乡、亲人依依惜别。

  这抷“老根土”陪伴我从大漠孤烟的塞北,到杏花春雨的江南,从山水草原的牧歌,到金戈铁马的阳关,二十四年的戎马倥偬,二十四年的风雨兼程,它时时处处体味着故乡的气息,时时回响着家乡亲人的嘱托,无论走到哪里,水土皆适,安全无恙。此时此刻,曾经的军旅经往,又像电影一样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1996年6月,军校毕业课目,毕业学员队要在湖南汩罗江中进行抢滩登陆实兵演习,其中,我所在班担负乘冲锋舟冲锋抢滩任务,按演习设定要在江面上用炸药进行炸点显示,演习中,一同学因过度紧张,把点燃的TNT药包扔到了江流的上游,TNT的药包因重力作用沿着江流下沉下行,正好对着冲锋舟的底部冲来,恰恰此时,冲锋舟螺旋浆被江内水草缠住,动弹不得,全班12个人的生命危在一刻,好在冲锋舟操作手是一个服役多年的老兵,他反应及时,将螺旋浆猛的提起,扯掉水草,又迅猛放下,此时冲锋舟象离弦的箭一样,冲向对岸,同时,TNT药包瞬间在冲锋舟搁浅处爆炸,真是死里逃生,否则,后果不堪想象,可能要跟屈原做伴了。

  我从军24年,但其中的16年是在中俄边境度过的,部队驻守在祖国版图的“鸡冠子”顶(中国地图比喻成一只大公鸡)。每年冬季,界河额尔古纳河冰封期,按中国与俄罗斯约定,沿河的主航道用推土机推出的一条路(双方称“冰道”),双方均可沿冰道执勤巡逻,额尔古纳河中暖泉很多,暖泉致使冰面结冰不实(有暖泉的地方,冰雪覆盖后,只有一层薄冰,肉眼不易发现,当地人叫“清沟”),车行驶在上面极易深陷下去,真是险象环生,每年沿河两岸都会有人畜深陷清沟而淹亡的事件发生。2000年春节期间,大地气温-36℃,我带队沿额尔古纳冰道巡查我边防部队战备执勤情况,巡逻车就不慎深深地掉进了“清沟”中,还好是空膛冰(最早冻上的一层还未融化掉,上面又冻了一层,中间是河水),车没有沉入江底,在两层冰之间,车下不去上不来,我们站在冰水中,裤腿都冻成了钢管,动弹不得,我方观察哨所从望远镜中,发现了我们,派出马队紧急救援,还好,虽然挨了一次锥心彻骨的冻,但总算保住了性命。

  1999年12月20日,我永远失去了69岁的父亲。父亲因病而别,当时,我正在中俄国边境线担负执勤任务,而未见父亲最后一面,子欲孝而亲不在,此事,让我痛心疾首,终身负憾。我跪在父亲墓前,看着在微风中颤动的素素白花,思绪万千,父亲不就是“老根土”吗?等我长大成人的时候,这抷土也就耗尽了它最后的营养,直至枯竭死亡。

  “老根土”,对我的人生来说,不是唯心的,而是唯物的,它作为一种亲情、信念、力量,实实在在支撑、护佑着我一生中不断地成长进步,她是我的生命之土、营养之土、亲情之土!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89号 电话:0536-8189013 邮编: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