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 解决商业纠纷

强化执行担当 全力护企周全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15日

  今年以来,我市两级法院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聚焦泰安市委重点部署的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战略,充分发挥执行职能,着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取得良好成效。全市法院新收各类执行案件26560件,结案25522件,执行到位金额30.34亿元,结收比、首次执行案件实际执行到位率等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全力营造法治营商环境  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参与制定、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政法机关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工作措施》,找准法院工作服务保障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带队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13条产业链相关企业上门服务,介绍全市法院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工作措施和成效,充分了解企业司法诉求,广泛征求对执行工作的意见、建议。联合驻市法院纪检监察组对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对于法院工作中特别是审判执行中存在的影响企业发展的短板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加大涉企案件执行力度 让企业拿到“真金白银”

  全市两级法院均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按照“快立、快查、快执、快结”的要求,提高涉企案件办理效率。上半年,全市法院执行实施案件平均办案用时41.11天,同比缩短了18.03天。用足用好强制执行措施,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不动产登记+司法查控”线上协作工作机制,与市发改委建立府院联动信息共享机制,与公安局建立打击拒执罪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试点启用连通车管部门的车辆网络查控专线,凝聚起执行涉企案件强大合力。深入开展涉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专项执行行动,确保企业资金及时回笼。上半年组织开展涉企专项执行活动33次,执结涉企案件1377件,执行到位金额4.95亿元。

  开展信用修复专项活动  帮企业甩掉“失信包袱”

  市中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省法院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企业信用修复专项活动。成立工作专班,对全市失信被执行企业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坚持因案施策,对符合修复条件的,立即解除限消措施、屏蔽失信信息,并迅速同步推送相关部门,消除企业在获取贷款、参与招投标等方面的限制。截至目前,共为345家企业进行了信用修复,为企业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同时,以开展专项活动为契机,积极做好各方当事人工作,促成一批案件的执行和解,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