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目光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05月09日 | ||
中院 刘刚 几年前办理的一件委托借款的案件时常在我心里徘徊,不是因为案件有重大影响,而是因为这次办案经历使我明白了——“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案情并不复杂,一家公司需要贷款融资,找到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考察公司和项目后认为放款风险较大,两公司商议由需要融资的这家公司统一为员工办理银行卡,以员工个人名义借款并将员工房产抵押作为担保,放款后由公司将款项转到公司账户使用。后因公司经营不理想,无法偿债,小额贷款公司依据借款合同将公司员工数人告上法庭,要求还款。法院经审理,依据借款合同判决公司员工向小额贷款公司履行还款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准备拍卖员工的抵押房屋以履行债务。与此同时,员工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就在房屋被拍卖前数日,上级法院裁定再审本案,中止原判决执行。 依然清晰记得庭审的那天下午,一个瘦高个男子神情落寞地说,因为这次帮公司借钱导致自己的房屋被查封、拍卖,现在自己居无定所,家庭关系紧张。当我和他的目光不经意间对视时,看到了他眼中的无奈、期待、信任等多种感情混杂在一起。因为签名借款的员工有几十人,我们觉得应该慎重处理,争取把这个案子做成标杆,为其他员工的案子处理起到示范作用。于是庭审后,我们又依职权调取了相关材料,引导当事人进行了质证。经过多次讨论,我们认为,虽然借 款合同上是员工个人签名,但款项由公司使用的事实各方均予以认可,不能机械司法,应依据真实的法律关系妥善处理,实现当事人权利义务平衡。后来改判公司承担还款责任,员工个人免责。签收判决书的那一刻,这个瘦高个男子颤抖地签完字后紧紧握住我的手,眼神里是信任、感谢的目光。那一刻,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我们所写的判决书对当事人而言真的不是文字,而是能够改变生活的法律文书。在这个案子的带动下,剩余的几十件案子或改判或调解,都得以顺利解 决。 工作之余,我时常在想,法官如同手艺人,当事人因案成讼带着信任来到法院,是希望法院、法官能够公平公正地处理案件。我们如何把手里的案子打磨得像一件艺术品一样,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司法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在办案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法院值得长期思考和践行的课题。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