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援疆担使命 此心安处是吾乡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30日 | ||
宁阳法院 刘洋
2024年5月,我被选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岳普湖县人民法院开展对口援助工作。带着领导的深切期望和同事们的真挚祝福,我踏上了这段光荣的援疆之路。
第一次交流:转变状态 主动融入
5月7日20时,当我走出机舱,看到夕阳依旧在天边肆意地挥洒着光芒,我不禁产生了一种错觉:“难道飞机提前到达了?八点天应该已经黑了呀”。然而转瞬间,我已真切地站在了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由于时差的原因,这里比山东要晚两个多小时才天黑。这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的真正含义。 辗转来到岳普湖县。一个总人口达17.55万的多民族聚居地,充满了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这里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缘,深处欧亚大陆的腹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与山东的气候迥然不同。初到此地,我便被“下土”的景象所震撼——整个县城仿佛被一层金色的迷雾笼罩,呈现出一种“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观景象。 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我在岳普湖法院主要参与立案、速裁和诉讼服务中心方面的工作。熟悉环境是顺利开展工作的第一步。我首先到政治部了解全院的基本情况,随后跟随院领导走访每个庭室,开展座谈交流。通过深入调研和走访,我对岳普湖法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深入交流,我发现虽然条件艰苦、工作繁忙,但全院每位干警都充满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在这里,领导和同事们的热情和关怀驱散了我“身处异乡”的孤独感,法院提供的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让我即便离家万里也倍感温暖,心中“一定要做出成绩”的念头也更加坚定。
第一次接待:竭尽所能 解难止纷
党员干部融入新环境、转变工作角色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当地群众所急所需当成工作的切入点,不当“过客”干部。我要求自己每周三在诉讼服务中心接待当事人,指导立案并解答诉讼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在指导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立案时,原告称被告外出躲债,现下落不明。考虑到该案可能需要公告送达,审理周期较长,执行也会比较麻烦,原告的诉求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我向原告详细阐述了财产保全的作用。经过我的耐心解释和释法说理,原告果断申请了财产保全。最终,该案不仅通过财产保全找到了被告的线索,而且被告也主动履行了还款义务。原告为此专门到法院向我表示感谢,也为我的援疆工作赢得了“开门红”。 为了进一步做好诉源治理工作,针对人民法庭案件质效情况,我和同事一起开展了实地调研,就疑难复杂案件与法庭法官共同研究审理策略。通过加强与法庭辖区矛盾调解中心的对接、开展类案治理等工作,案件存量由237件下降到175件,其中43件分流到调解机构进行调解,长期未结案件实现了清零。
第一份报告:扛起责任,务实求真 专业法官会议是促进法律适用和裁判标准统一、提升裁判质量的重要途径。6月12日,我参加了岳普湖法院民商事专业法官会议。 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做到“预在先”,我提出的优化会议程序建议得到了采纳。至此以后,岳普湖法院专业法官会议都能做到提前3天将审理报告发到每位会议成员手中,然后由会议成员针对审理报告并提出意见,以此提升了专业法官会议在辅助办案决策、统一法律适用、提高案件质量方面的效果。认识到系统思维在司法工作中的重要意义,通过专业法官会议的深入讨论和分析,我结合法院案件受理的整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7项提升案件质效的建议。这些建议最终被整合形成了《岳普湖县人民法院2024年上半年审判执行态势运行分析报告》,并呈报给岳普湖县委,得到了充分肯定。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尽管我来到这里时间不长,但这片土地已经深深感染了我。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我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援疆工作的重要指示,保持和发扬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精神,以饱满的状态,用心、用情走好这段意义非凡的路,扎实做好援疆工作,当好鲁疆两地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