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四项创建”示范活动:泰安市肥城法院“三举措”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 作者:肥城市人民法院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5日

泰安市肥城法院持续深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理念,立足肥城发展大局,积极发挥司法职能,聚焦企业司法需求、提升诉讼服务质效,始终把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强化审判职能,营造保障发展的法治环境。一是完善涉企案件立案机制,专设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涉诉企业提供咨询、立案、审理一条龙服务。推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网上开庭、电子送达、12368热线等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司法服务。二是抓好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1至10月,肥城法院严惩金融诈骗、非法经营、合同诈骗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0件33人;深入开展“严厉打击私刻公章专项行动”,护航建安产业高质量发展,截止目前,已审结涉建安企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罪案4件,分别判处5名被告人6个月至1年6个月不等刑期,并判处1万至2万元罚金,形成强大震慑。审结涉企案件3890件,强化市场主体规则和责任意识。审结破产案件1件,化解不良资产300万元。

二、善意文明执行,营造诚信法治的社会环境。一是坚持善意、审慎、谦抑执行。对于企业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对企业厂房、机器设备、土地等生产资料原则上实行“活封”“活扣,同时慎用失信”“限高惩戒措施,采取分期履行、执行和解等放水养鱼方式,尽量不影响企业经营生产。今年以来,执结的涉企案件中,通过执行和解方式结案620件,占比44.93%。大力开展亲商护企执行行动。聚焦涉企业案件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多次开展凌晨突击、小案尽执等执行行动,穷尽执行措施帮助企业执行到位。共执结涉企案件1380件,执行到位金额3.3亿元。二是持续优化诚信发展环境。与市发改局、工商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信易+”精准司法服务助力诚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10项守信激励和5项失信约束措施,今年以来发布涉企失信信息340余条,对履行义务的强化信用修复,屏蔽失信信息160余条。

三、延伸司法职能,打造亲商重商的服务环境。一是完善企业服务专员制度,遴选36名优秀党员干警担任企业服务专员,包保69家中小微企业,开展法律服务60余人次,解决法律问题30余个。二是深入推进涉企纠纷诉源治理。按照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新模式,对符合要求的涉企矛盾纠纷,引导先行诉前调解,挂牌成立公证参诉司法辅助工作站、肥城仲裁服务中心、诉裁衔接党建联建工作室,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无缝衔接模式,中小微企业速裁案件在15日内办结,及时化解纠纷。对标特种钢铁、锂电新材料、环氧高端化工、建筑安装、盐穴储能储气等重点产业链,着力打造法官常态化联系链上企业、链上企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链上企业善意文明执行等产业链司法服务保障机制。

关闭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建立镜像,转载需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13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