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山东法制报》8月22日头版报道我院速裁团队小案不小办工作
  • 作者:肥城市人民法院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日

8.25

肥城法院速裁团队主要审理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又都是群众身边常见多发的“小案”。今年以来,肥城法院速裁团队认真践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 念,充分发挥小案办理主阵地作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消未起之患,让小案止于未发

近日,4 起劳务合同纠纷和 9 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经调解组织调解后,肥城法院速裁团队快速审查后出具了诉前调解书予以确认,从调解到结案仅仅用时2个小时,办案效果好、 速度快,当事人拍手称赞。速裁团队作为诉调衔接机制的第一站,做大前端化解力量是基础。肥城法院不断“破圈”增能,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将 557 个基层调解组织纳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与辖区19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沟通对接,建立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工作站,15名公证人员及 6 名调解员入驻法院开展调解工作,构建起涵盖建筑、医疗、物业、家事、道交等多领域的多元解纷体系。而速裁团队则不断优化完善《分调裁审流程规则》《诉前调解、速裁工作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优化诉调衔接机制,今年以来通过诉前特邀、诉中委托化解纠纷 1100余件。

今年6月份,肥城市仲裁服务中心进驻法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为速裁团队前端矛盾化解注入了新力量。

速裁团队还不断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指导、培训,邀请资深法官、优秀调解员、律师、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内容涵盖调解纪律、工作流程、法律知识、调解技巧、案例分析等,有效地提升了人民调解员纠纷化解能力。

事了案结,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

“法院办案怎么办到了公安户籍大厅了?”办事群众纷纷投来疑问的目光。

原来,王某诉孙某某离婚纠纷一案中,两 人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均无异议,但在变更孩子姓氏问题上矛盾尖锐、互不相让。该问题虽非法院受理范围,但如果不加以妥善 解决又将留下矛盾隐患。速裁法官决定“一揽子”彻底解决问题,从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多次组织调解,促成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承办人直接将调解安排至户籍办理大厅,在孩子姓氏变更办理完毕后当场送达民事调解书,事了案亦结。速裁团队始终把“事了”放在前、“案结”放在后,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今年3 月开始,速裁团队陆续受理多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小”物业牵动“大”民生,这些纠纷涉及业主及企业切身利益,解决不当易升级成大矛盾。速裁团队李青法官找准症结、有的放矢,总结出了纠纷化解“三步法”,即“设身处地、共鸣共情”缓解对立情 绪,打好感情基础;“现场办案、整改见效” 现场督促整改,解决根源问题;“线上线下、快捷高效”减轻当事人诉累。今年以来,速裁团队诉前实质化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86 件,调解撤诉结案38件,得到了业主与物业公司的一致好评。

“办理‘小案’要把握好法理与情理的统一,情同此心、换位思考,既体现法律的刚性和力度,也体现法律的柔性和温度。”速裁团队负责人武凯说。

服务大局,优化营商环境快捷高效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小案连着发展稳定大局。速裁团队充分发挥“尖刀”作用,畅通程序衔接点,满足企业实效性诉讼期待。肥城某经贸公司诉某建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速裁法官调查发现,建材公司经营状况、商业信誉一直良好,只是眼下经营一时陷入困难,诉前经贸公司申请了财产保全,导致建材公司相关账户被冻结,对该公司生产经营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速裁团队适时变身“救火队”,尽可能减小诉讼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经过20余次电话及面对面沟通,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督促当即履行,当天解除保全措施,没有影响被告支付其他货款,避免了产生新的纠纷。

像这样高效办结、多方满意的案件处理,在速裁团队并非个例。由于经济发展环境发生变化,部分中小微企业发展暂时遇到了困难,小微金融案件呈增长之势。肥城法院速裁团队 始终坚持双赢共赢理念,把调解会开成个案化解会、类案预防会,共商对策化解矛盾,实现了“一会多用”,高效化解小微金融案件237件。

速裁团队还及时高效化解涉及辖区企业的买卖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筑设备租赁合同纠纷等各类案件 142 件,以高效便捷,省时省力的司法护航,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盯群众关切的、事关民生的‘小案’,把每一件‘小案’都当作‘大案’来办,以此带动法院工作整体提 升,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肥城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翟春峰表示。

关闭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建立镜像,转载需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Copyright@2013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